仿古磚的防滑性檢測:一杯水就能搞定
瀏覽: 發布日期:2017-06-03
仿古磚不是我國建陶業的產品,是從國外引進的。仿古磚是從彩釉磚演化而來,實質上是上釉的瓷質磚。與普通的釉面磚相比,其差別主要表現在釉料的色彩上面,仿古磚屬于普通瓷磚,與磁片基本是相同的,所謂仿古,指的是磚的效果,應該叫仿古效果的瓷磚,仿古磚并不難清潔。僅有不同的是在燒制過程中,仿古磚技術含量要求相對較高,數千噸液壓機壓制后,再經千度高溫燒結,使其強度高,具有極強的耐磨性,經過精心研制的仿古磚兼具了防水、防滑、耐腐蝕的特性。
全拋釉瓷磚防滑性檢驗方法:鋪兩片大一點的瓷磚(有些廠的磚上可能有鋪一層油紙或打了蠟,要先去掉),拿個杯子裝滿水,將杯子中的水灑在瓷磚上面,然后穿著高跟鞋在灑了水的瓷磚上來回走動,感受有沒有滑的感覺。然后再在普通地板上灑上水,來回走動,對比是否一樣沒有滑的感覺,如果沒有,說明全拋釉瓷磚的防滑性高。我們的磚不但不會有滑的感覺,且表面看起來雖然十分光亮,說明防滑效果很好。仿古磚的材質特征
仿古磚屬于有釉磚,其坯體的發展趨勢以瓷質為主(吸水率≤0.5%),也有炻瓷質的(吸水率0.5~3%)、細炻質的(吸水率3~6%),炻質的(吸水率6~10%)可分別參照GB/T4100-1999陶瓷磚標準中的4100·1瓷質磚;4100·2炻瓷磚;4100·3細炻磚和4100·4炻質磚。普及仿古磚以亞光的為主,全拋釉磚則在亞光釉上印花(或底釉上印花再上一層亞光釉)。非常后上一層透明釉或透明干粒,燒成后再拋光,屬釉下彩裝飾。
上釉磚都涉及一個敏感問題即坯、釉適應性問題。為防止和杜絕后期龜裂、坯體的吸水率必須降低,其結果導致瓷質磚的比例越來越大、并有完全取代其它材質的趨勢。
仿古磚的外形特征
仿古磚的規格和生產工藝,裝飾圖案和色彩運用
仿古磚的規格通常有:300×300、400×400、500×500、600×600、300×600、800×800的,歐洲以300×300、400×400和500×500的為主;國內則以600×600和300×600的為主;300×600則是目前國內外流行的規格。仿古磚的表面,有作成平面的,也有作成小凹凸面的;仿古磚多為一次燒成,燒成溫度1180~1230°C,在輥道窯中燒成,燒成周期通常為50~70分,燒后的瓷磚500×500以上的,多采用全封閉式除塵的干式磨邊工藝。
在色彩和色彩運用方面,仿古磚多采用自然色彩,采用單色和復合色,自然的色彩就是取自于土地、大海、天空等的顏色;這些自然色彩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個角落,如沙土的棕色、棕褐色和紅色的色調;葉子的綠色、黃色、桔黃色的色調;水和天空的藍色、綠色和紅色,這些色彩常被一些設計師所應用,用在仿古磚的裝飾上,再有就是較為抽象的春、夏、秋、冬季節對自然色彩的影響,自然色彩可能是明亮的或柔和的;熱烈的或陰郁的;溫暖的或寒冷的,總之,要捕捉這些感覺,再通過色彩運用到仿古磚上。
博悅佳軟瓷咨詢熱線:400-013-9278 / 18071719278(施先生)。